解密:南北朝女子15岁不嫁的惊人后果
2023-07-07 14:14:05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他脸色灰黄,皱纹很深,眼睛肿胀通红,精神全无。头戴破毡帽,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,一看就过得穷困潦倒。反观鲁迅,尽管家中遭难,但他在当时的社会上混出了名气,算是上等阶层。巨大的身份落差,令这对儿时好友变得生分许多。章运水一声恭敬分明的“老爷”,将曾经的美好彻底隔断。鲁迅想说的话,好像“被什么挡着似的,单在脑里面回旋,吐不出口外去”。稍微冷静后,鲁迅和章运水聊起了现在的生活,并很有默契地避开了过去。他抽着最劣等的烟,透着凄凉的神情,诉说着这些年的经历。他已经生了5个孩子,由于人口多,收成又不好,常常会吃了上顿没下顿。说完,章运水又叫出藏在背后的第五个儿子章启生,让鲁迅认识。眼前的孩子,眼神单纯清澈,鲁迅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章运水。几日后,鲁迅启程回家,章运水特地赶来送行。看着他挥手的身影越来越小,鲁迅心里唏嘘不已,也许下一代会有真正的“新”生活吧。此后,两家人便再无往来。1921年,鲁迅创作了经典小说《故乡》,里面的闰土和水生,就是以章运水和章启生为原型,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1933年,章启生的儿子章贵出生,他本人却因过度劳累病逝。紧接着,绍兴又遇到了水灾,章家的几亩玉米地被大水冲垮,颗粒无收。连续的天灾人祸,无疑令这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。为了谋生,章启生的媳妇只好远赴上海,给富贵人家当保姆,大儿子当了童工,几个小儿子也送去邻村当小工,小女儿连病带饿,不幸早夭。屋漏偏逢连夜雨,偏在这个时候,爷爷章运水也生了脓疮。由于没钱医治,导致发炎,三年后,章运水病逝,享年57岁。巧合的是,就在同一年,鲁迅也因肺病于上海病逝,享年55岁。章贵长大后,回忆起往事,感慨地说:
“我的祖父和鲁迅先生都在1936年去世,这算不算一种缘分?”解放后,章家人终于脱离苦海,可惜章贵已经错过了上学的机会,是个地道的文盲。但他并不甘心,狠心卖掉了哥哥去当童工前送给他的留念,一条棉布腰带,作为学费,报名参加了夜校。那段时间,章贵白天在地里干活,晚上去上课,虽然辛苦,可生活却有了希望。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、学习,甚至把自己弄到喉咙撕裂,发不出声音。最终,他的勤奋刻苦,为命运带来了转机。1954年,章贵被抽调到鲁迅纪念馆工作,还可以进入职校学习。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,章贵非常珍惜,他变得更加用功,不仅摆脱了文盲的帽子,工作也越干越好。1956年,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去往绍兴,参观鲁迅纪念馆,与“闰土”的孙子章贵首次相逢,感慨万千。两人一见如故,两家人的友谊,也得以重新绵延起来。爷爷辈儿的故事,让章贵对鲁迅有了不一样的情感。自1956年起,他开始潜心研究鲁迅的著作,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成果,并成为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的理事。1976年,时值鲁迅逝世40周年之际,章贵与周海婴一同前往日本,出席纪念活动。章贵曾说:
“因为他年纪比我大,好像是一个大哥哥照顾小弟弟一样。有时过马路,他还会拉着我走,怕我撞到车上。”再往后,他们的互动愈加频繁。周海婴爱好摄影,一有空就给章贵拍照,而那些照片,也记录了他们的友谊。两人见不到面时,就靠写信了解对方近况。他们的友谊像少年鲁迅和少年“闰土”一样亲密,儿孙辈也是如此。周家人回绍兴,或者章家人去北京,必然会到彼此家中,像家人一样团聚。有时,不得不感慨命运的神奇。一次相遇,一部小说,竟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。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与周家的缘分,章贵成功逆袭,避免了上一代的悲剧。他的晚年也过得十分幸福,和老伴住在三室一厅的房子里,衣食无忧,儿子章洲成了经济师,女儿则当了幼儿园老师。1982年,章贵被提拔提升为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副馆长。1993年退休后,又被重新返聘回馆里工作,继续与鲁迅先生的缘分。现在,闰土的后人不只有了快乐的童年,也有了对未来的盼头。记得在《故乡》的结尾中,鲁迅先生曾将希望寄托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。他不希望自己和闰土的结局,再延续给下一代。鲁迅先生心目中故乡的样子,除了社会现状的改变,更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所突破。如此看来,他终于可以如愿了:
“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,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大多数人走通的路,往往先来自于感恩的心,然后才是发自内心的觉醒,进而做到改变命运,章贵便是如此。
关键词: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